科研師培
![]() |
增強責任 強化管理 確保食品安全 ——市四中(市實驗學校)召開2018年秋季學期 開學食堂員工培訓會 | 09-04 |
![]() |
市四中(市實驗學校)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精神,扎實開展初一新生學前教育 | 08-23 |
![]() |
攀枝花首家全國文明校園是這樣煉成的! | 02-09 |
![]() |
學校簡介 | 01-13 |
![]() |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們在路上 | 02-09 |
![]() |
領導班子 | 11-22 |
攀枝花市實驗學校2021—2022學年度 新教師匯報課簡報第一期
減而不簡 ,彰顯語文本色
新教師:羅德敏 指導教師:姜仕龍
入職時間:2021年9月1日
2015年6月四川文理學院漢語言文學本科畢業
任教層次及學科:小學語文
授課題目:《金色的草地》
班級:三年級三班
為提高新教師素質,加快青年教師成長的步伐,學校于2021年9月9日召開了“新教師拜師會”,6名經驗豐富的指導老師和6名新入職教師結成的對子,開啟了新學年新教師培養工作。
2021年10月29日,小學部,科研師培科,小學語文“詩意”名師工作室組織骨干教師,參與了聽、評羅德敏老師的《金色的草地》一課。
溫暖的陽光照進教室,朗朗的讀書聲引人入勝,孩子們在羅老師的帶領下暢游在《金色的草地》一課中,回味著作者童年時奔跑在金色草地上吹蒲公英的快樂,在課文與生活的融合中展開了豐富的想象,體會了“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的啟示,探索著大自然的奇妙秘密,體驗著筆下生花的小小成就感。
學生對課堂的專注度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謎語在孩子的世界永遠有一種魔力,羅老師先以謎語導入吸引了學生注意,再借用生動的圖畫讓孩子回顧了吹蒲公英所帶來的快樂,接著讓學生回歸文本去發現草地的可愛,拋出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讓學生在體悟感嘆句的用法中感受作者的情感。品讀文本中發現草地奇妙的變化及變化的原因,體會作者用詞的精妙及觀察的仔細。問題的設置引導學生主動去探索文本中隱藏的奧秘,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課堂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思考并有所收獲。在《金色的草地》一課上,生動形象的圖片吸引著學生的眼球,精美的視頻動態讓學生身臨其境,仿佛回到了大自然的懷抱中;運用自由讀、配樂朗讀、男女合作讀、邊讀邊表演等方式讓學生從讀中感受草地顏色的奇妙變化;以小組合作等方式讓課堂活躍起來,讓孩子們在交流討論的碰撞中擦出知識的火花。
金色的陽光灑進課堂,課堂于是也變成了一片詩意的知識海洋,孩子們靈動的小手變成了跳動著的“蒲公英”,可愛又有趣。平凡的大自然中隱藏著許多奇妙的奧秘,而發現奧秘的鑰匙就是要做一個善于觀察的有心人。課堂設計從易到難、講練結合,注重先理解文本再訓練表達,每個環節的設計都經過了獨特的構思,力求讓學生在課堂上“內化”,讓語言表達能力能落到實處。
從課內到課外,從文本到生活的銜接,體現著語文學科的人文性與工具性的不可分割。結合課文啟發學生善于留心生活,再通過拓展延伸,分享“含羞草”的變化讓學生進行仔細觀察,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課堂仿佛變成了“奇妙動植物展覽會”,孩子們把生活中的觀察所得進行交流分享,展示大自然中各種植物、動物們的“不簡單”,在此基礎上層層推進到到寫作方法的教學上,讓學生感受妙筆生花的成就感。帶領學生從語文小課堂走向生活大課堂,緊緊圍繞著教學目標,落實了語文素養,讓學生學有所思、學有所得。
綜合評價
《金色的草地》是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第二篇課文,課文以兒童的視角,描寫了作者觀察發現草地顏色變化并尋找原因的過程,可愛的草地和有趣的蒲公英,不僅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不少的快樂,還給我們帶來帶來探索發現的喜悅。本節課圍繞《金色的草地》第二課時展開,教學時緊扣本單元“留心觀察”的主題,引導學生學習留心觀察,目的是積累生活素材,有內容可寫,不斷提高寫作能力。
本節課教學思路清晰,條理清楚;緊扣單元主題,緊緊抓住教學重點,落實了語文要素,注重講練結合;教學過程設計合理,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通過圖片視頻音樂等讓學生對課文有更深刻具體的感受,從而體會到探索發現的樂趣;課堂組織有序,學生興趣濃厚,師生之間有互動,注重學生的參與實踐;注重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結合,引導學生自主發現仔細觀察的重要性,并記錄自己的觀察所得;從小課堂延伸到了大課堂,做到了課內外的緊密結合,引導學生從文本走向生活。
教學反思
本節課從試講到最終授課讓我有了很大的收獲和成長,在試講階段發現了教學方面的問題及時進行了調整,并在師父和同年級老師們的幫助下重新整理了思路。試講階段主要問題在于:教學內容過多,一節課上的時間安排不夠合理、教學重點沒有突顯出來,導致學生對文本的理解不透徹;習作練習一開始設置以第二段的生活片段為仿寫,授課后發現聯系課后第三題來訓練學生寫作更有效果。經歷了這一過程后,到最后的授課環節便有了比較明顯的成長,在聽課老師們的評價后,總結了以下問題:授課環節最后在拓展練習中引導不夠到位,學生說的時間太多,導致最后寫的時間不夠,可先讓學生習得方法后再練習,寫完要評價總結。教師要注意語言的準確性,如孩子出現錯誤時要及時糾正。在課堂中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學會傾聽別人的觀點并進行評價的能力,從而達到從輸入到輸出的華麗轉變。
在教育這條漫長而充滿魅力的路上,我將繼續努力,以不驕不躁的心態,腳踏實地的作風對待工作,努力克服缺點,發揚優點,爭取更大的進步,在工作中一次次蛻變、成長。
教學建議
1.語文課堂應體現讀中感悟,文本閱讀的形式還可更豐富。
2.教師要注意語言的準確性,如孩子出現錯誤時要及時糾正,隨時關注課堂。
3.課堂寫作練習環節引導不夠到位,可先讓學生模仿再說,習得方法后再練習,寫完要評價。
4.聽是知識輸入的關鍵環節,在課堂中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學會傾聽的習慣,培養學生學會傾聽別人的觀點并進行評價的能力,從而達到從輸入到輸出的華麗轉變。
教育是一場共同的修行,“一枝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香滿園”,只有廣采博納,博采眾長才能在“研語園”中收獲碩果,只有勤于鉆研、腳踏實地才能在教育的道路上走得更遠,走得更好。